drupa2016:跨界印后处理新技术受关注

类别:行业资讯 | 日期:2015-11-11 | 点击数:3494

      这个市场的所有领域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更小的印刷订单、更快的市场变化、更多的产品版本以及可变内容——虽然每个供应商在每一环节遇到的挑战会不尽相同,但困难无一例外都不超出这三个方面,因此这也就驱使着生产商向数码技术工作流程进行转变以谋求优势。在业界焦点关注于数码印刷带来便利的同时,传统印刷——其中胶印和柔印最为明显——也谋求让其工作流程有着更短的转版时间、更少的浪费,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更少的转换节点。

   惠普Indigo工作流程解决方案经理阿洛·葛森指出:“印后工序的设置和操作,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导致对熟练的操作人员有着高度的依赖,并且在昂贵的工作流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和浪费。”而印刷和包装设备商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扫清这些制约印后生产效率的障碍。

      目前,印前和印刷工序都受益于生产速度的提高,但对于许多公司来说,印后工序依然是瓶颈,也许就是从传统印刷到数字化印刷转换的最后一环。欧洲和非洲商业联盟总经理Yoshihiro Oe在地平线杂志中评论说:“许多客户仍然将主要目光放在对印前和印刷领域的投资上,而忽略印后。这是我们所需要面临的现状。”

   但是我们相信这一现状正在被迅速改变,我们将在drupa2016展会上看到印后工序与其他工序一样得到了效率上的提升,并且坚信终端用户会对此产生极大的兴趣。

 “一直以来,印后都被视为业界的灰姑娘,也理所当然的被低估和忽视。但是随着单次活件数量的下降以及转版时间承受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印刷商开始考虑在印后阶段使用更自动化和集成化的印后技术来释放生产瓶颈,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机遇。我对于数码技术占据整个drupa2016展会的头条并不意外,但是也许参观的印刷商会在开展后径直奔向印后展区,因为那里会看到数码技术突破所带来的潜力。”英国杂志PreintWeek主编达里尔·丹尼利表示。

   以最终决定开始

   当开始进行一个产品的工艺设计时首先应该确定所采用的表面整饰工艺。虽然拼版对于印刷来说是最高效的方式,但是同样的拼版方式在印后加工中可能无法事半功倍,实际上许多印后设备需要特殊的拼版方式;因此在实际制作工艺路线时需要很好地平衡这两个环节间的差异,最大化的减少浪费。

  最终自动化仍是关键。对于许多公司来说,从印前到印刷的工作流程已经高度自动化,但是在装订环节仍然有所欠缺。手动设备的设置耗时较长,而且很容易导致问题,从而高度依赖于技术熟练的工人,事实上往往造成很大的浪费。而推行自动化可以让活件信息、条码、标识在设备中自动设置,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一系列的设置环节被显著减少,而这样一来设备也可以让技术相对不算熟练的工人进行操作。

  “如果你不想成为一个单纯的印刷加工商,考虑投资小批量、高附加值领域的印后解决方案或许是将你带出泥潭的一个好方法。”施乐印后业务经理杰里·斯特尼克如此表示。

  施乐自1990年突破性的推出其DocuTech生产型印刷机后,一直在印后自动化领域占据领导地位,而其最新研发的数码印后机构(DFA)特别集成了两套模式,可以同时适用于联机和离线工作流程。据斯特尼克表示,施乐在过去的30年中一直致力于整合多个印后合作商为其产品线提供多样性。“我们看到大概三分之一的数码样张使用了联机印后处理,而大概三分之二的数码样张仍采取离线加工。” 斯特尼克补充道:“这就是为何我们在drupa2012展会上推出了双模式的飞达,并且无需在软件中设置就能直接在离线或在线应用中使用同样的DFA接口。”施乐公司正在扩大其印后合作伙伴,并将自动化策略从他们传统的单张设备中应用到生产型喷墨和包装印刷机上。

  另一个印后工作流程自动化的极佳事例就发生在美国佐治亚州的本森集成业务处理中心,惠普提供的印后系统平均每天需要处理两百多个活件。该中心的信息技术总监彼得·谢顿表示:“单一活件的裁切节约三到四分钟会为整天的工作时间节约出两个小时。我们现在一个班次仅需要一名操作人员(自从应用了来自惠普的印后处理解决方案),而在此之前我们的裁切工序需要两名工作人员,两班倒且经常加班。”

模块化提高灵活性

  同时许多例如MBO、马天尼、Horizon的印后供应商,针对在交易、直邮和商业印刷领域需求的变化,也提供了各种模块化的印后解决方案。这种做法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和更高的设备利用率,同时提高了印后设备的投资回报比。

  MBO是印后模块化工作的最好案例。这家公司提供了大量独立但能相互兼容的模块,通过移动和互换变为一个综合但是实用的印后部分。MBO同时在他们的开卷和分切核心设备上诠释了“停车场概念”。MBO北美销售总监兰斯·马丁表示:“只要印刷商拥有了核心设备,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购买必要的模块。而印刷商如果有预期的需求,只需要为“停车场”这一核心添加相应的模块即可,这样相对于购买整套解决方案经济的多。当持有大量的模块时,印刷商只需要将模块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就能整合出一条从始至终的印后生产系统。

  由于会面临一些跨界挑战和应用趋势,因此模块的每一部分都有其个体特征。

  直邮鼻祖

  直邮业务也不会立即消失。虽然事务性邮件在许多区域一直呈下降趋势,但我们并没有看到它们消失的迹象。

  尽管周遭关于网络购买的呼声络绎不绝,但即使是年轻的消费者也有92%的比例认为直邮邮件更有助于他们做出采购决定,而高达67%的消费者也在表达这一偏好。根据Pitney Bowes的市场调查显示,76%的小企业说他们的理想营销策略是将印刷和网络相结合。

  对于直邮部分,无论是从成本的角度,还是从防止错误的出发点来看,自动化都是关键。除了自动插页装置,来自于Ironsides科技、Videk和其他公司关于检测和实时报告的系统也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不管是交易还是直邮都呈现出明显的自动化趋势,并且仍有进步的空间。坐落于英国的人人文档和信息服务机构就已经实施了高度自动化和尽可能当天就出货的邮件流程。人人选择与Ironsides科技合作,通过在终端到终端的工作流程上进行跨生产平台的整合,从而实现自动的生产跟踪,同时满足了质量控制和实时报告的需求。这一统一的解决方案让人人完整追踪信件在汇入邮件前的所有环节。即使需要重印,操作人员也很少接触到邮包。生产经理会具体了解到某个时间点上正在处理的某一界面,这样为整个生产过程带来更灵活的管理。

高附加值的表面整饰

  不管使用了什么印刷方式,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短版产品采用了数码后道解决方案,在缩短生产时间,降低浪费和运行成本的条件下增加了最终产品的附加值。而数码后道也因此受到买家和行业协会的一致好评。高附加值的后加工降低了印刷的成本,从而在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赢得先机。

  以色列的Highcon公司就因为其研发的应用于纸张、标签、折叠纸盒和微型瓦楞纸上的数码裁切、压痕、激光模切设备而赢得了美国2015年的InterTech印刷行业技术创新大奖。该设备也曾在drupa2012上展出过。鲍特威尔·欧文斯是北美第一家应用了Highcon技术解决方案的印后加工企业。正因为数码印后解决方案提高了短版活件的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时间,从而为品牌商、设计师、印刷加工商带来了新的选择和机遇。

  “当你的结构设计师若干年来都被局限于指定的设计中,而现在归功于数码化他们的思维会被解放。这样更多的可能会被挖掘,我们也不再被成本和设备所局限,我们可以做到我们之前都不敢想象的效果!”鲍特威尔·欧文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沃德·麦克劳克林激动地表示。

此外,还有许多供应商也加入了数码后道解决方案的大军中。Scodix的系列增强型数码印刷机就配备了可变力度的压纹、上光以及数码烫金印后的增配件;MGI提供了上光和烫金的部件。而其他厂商,例如Kama、Therm-0-Type、洪克勒和标准整饰都提供了面向短版印刷的模切和打孔方案。Kama还提供了热烫印、压纹、全息图文套印等高附加值的印后工艺选择。

  而数码印刷设备制造商例如佳能、EFI、惠普Indigo、柯达、理光、赛康和施乐这一类大型企业则开展与印后设备商的合作,以提高短版和零起印产品的在线和近线模切、涂布及其他后道加工生产效率,并力求满足中等数量产品的加工要求。此外,这些公司还开发了透明墨粉用于在图文上表现局部上光或涂布的效果。

所有这些功能都有助于提高印刷品的整体价值,即通过高光、半光或哑光整饰,数码压纹,创意模切,烫金等其他特殊效果增加印品外观效果和触感。印刷品往往只作为商品流通,而增加这些特殊的表面处理增加了印品的价值,能够更多地吸引到受众的注意力,并能够做到电子媒体不容易完成的市场理念传达。

  在drupa2016展会上,参观这些参展商的展台时,我们会看到能够满足新兴市场对于精细加工要求的最新的高附加值的印后设备,并期待在该区域看到更多更新的技术创新。

  完美包装

  包装加工商同样也受益于数字化的工作流程。就像之前提及的数字化模切和表面整饰技术,如果配合数码印刷使用,则对于制造商来说更容易完成小批量的成品包装,同时也可以快速经济地为客户提供与最终承印物和印刷工艺所一致的实物模型。

  而类似于艾司科、御牧和Zund这一类公司也提供了种类繁多的切割机用于短版产品的快速成型制造或包装、商业印刷和图形设计实物样的切割。这些公司同时还提供了完善的软件,例如艾司科的i-CutSuite套装,用于设置设备的速度并更高效和简单地使用设备。 

“这些解决方案销售额的持续增长似乎证明了能够快速准确完成短版或零起印产品的表面整饰已经成为了图文行业中应对各种要求的标准需要。”Esko市场联合总监杰夫·斯托菲尔斯这样表示。

  而像博斯特一类的包装解决方案供应商则将它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提高标签、柔性材料、折叠纸盒和瓦楞纸应用领域的效率和降低转版时间方面,并拓展与其他系统设备商的整合能力。博斯特最近收购了基杜公司,这是一家在2000年最早将数字化功能解决方案引入标签和包装领域的企业,这也透露出博斯特未来动向。我们期待这些公司在这一趋势中赢得先机。例如,博斯特在2014年的年度报告中就包含了他们对于未来发展战略的声明:“在数字化包装解决方案领域,我们将会为瓦楞纸试装一系列数码印刷设备。”

  在目前看来,印刷设备制造商在这场技术革新中落到了下风。海德堡在2014年与中国的机械制造商签订了外包合同,也在同一年补充了他的模切设备和糊盒产品线。

  超越书刊

  数字化为书刊的印后加工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喷墨系统提高了印刷质量且能兼容的承印物种类更多以后,许多书刊印刷商已经应用喷墨印刷技术来替代胶版印刷。与此同时,书刊的数字化装订线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今年较早时间,Hunkeler在Innovationdays活动中发布了他们的短版书刊智能解决方案。它会在一开始为书芯上胶避免书芯在其他装订工艺中滑移。书刊的尺寸会得到动态调整,因此每本书可以在生产线上以不同的厚度和尺寸出现。上胶后的书芯随后传递给无线胶订,该工序能够与不同制造商的设备兼容。而这只是书刊在数字化装订应用领域的一个缩影。 

 Horizon也推出了它们面向B2幅面的数码印刷机裁切方案,能够满足B2到A6幅面中任意大小的要求,并且能将他们按页堆叠形成书芯,为成书过程最大化的减少节点。MBO也提供了完整的可变书芯解决方案,能够满足不同幅面、页数、标记等的需要。另外,Horizon、柯尔布斯和其他公司提供了自动的数字化常规混合书籍装订线,能够满足工厂的具体制造需要,高效地完成胶装和精装书的生产。 

 以色列一家名为科尔多巴的图书印刷公司就在今年为它们的生产型柯达喷墨印刷机配备了Hunkeler书芯解决方案模块以应对以色列就法律规定禁止大额折扣促销所带来的单批印量的下降的现实。设备的安装非常及时,目前公司已经发现黑白书籍印刷下降了60%-70%,这样一来依然使用胶印设备进行印刷就有点不够经济了。

  另外,对于胶装书籍来说,印刷封面覆膜是很重要的一环。类似Neschen和Sihl这些覆膜供应商正在努力寻求优化对于数码墨粉和不同类型油墨能够保证高品质附着力的胶黏剂。

  结束语

  如果印后工序是你生产组织中的一个瓶颈,或者你打算购买新的印刷机,不妨先从终端需求开始考虑。

  一定要安排印后设备供应商参与到整个工艺评估过程中,利用它们的专业知识确保最终的配置完美匹配到实际要求。大多数供应商都能提供售前咨询服务,这样可以确保你在这个重要领域做出正确的决定。

  不过需要记住的是,在印后流程中,保证配置的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保证对模块的增减能力,能够根据新的客户要求或者新的技术需要重新整合生产线能够有效提高印后生产效率。在drupa2016展会上,将灰姑娘的故事放在心上,多花些时间参观印后区域,说不定能够让你的生产操作更加快捷有效。 


返回